泥浆处理机

“智能建造”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

“智能建造”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

来源:斯诺克98直播吧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7-19 00:44:43

2019年12月30日,举世瞩目的京张高铁正式开通运营。
产品详情

  2019年12月30日,举世瞩目的京张高铁正式开通运营。G8811次首列复兴号智能动车组自北京北站驶出后,迅速“钻”入地下——清华园隧道,避开地面繁忙路段。6000多米的清华园隧道倾注了中国铁建建设者们的心血和智慧,也留下一段段创新不止、奋斗不息的佳话。

  突破核心技术,创新保驾护航。京张铁路和京张高铁,一字之差,超越一个世纪的奋斗,展现了中国铁路乃至中国国力的百年巨变。这一切靠的是不停地改进革新,不断突破,不断飞跃。

  京张高铁每一座桥梁、每一段路基、每一座隧道的建设中,都融入了创新理念,彰显了科技智能的魅力。

  清华园隧道是京张高铁的“龙头”工程,也是全线控制性工程。隧道沿线管道密布,风险源众多:穿越北京高楼林立的核心区,并行地铁13号线条市政管线米为复杂卵石地层。

  “地质复杂,管线干扰大,整个施工就像做一台精密的手术,稍有不慎,后果不堪设想!”中国铁建所属中铁十四局项目技术负责人高始军回忆说。在城市核心区惊险穿越,在二环和五环之间,地质复杂多变,地面人流如织,地下施工必须确保安全,不能有任何闪失。

  而隧道又是全线站前工程中进场最晚、干扰因素最大、风险等级最高、制约因素最多的关键控制性工程。“不打破常规,不独辟蹊径,如期完成隧道建设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”项目负责人陈爽说。

  项目进场之初,就成立科技攻关小组,联合科研院校,确定如何安全穿越“城市核心地区”的课题。然而,国内盾构施工没有相关经验可借鉴,面对这一空白领域,建设者经过数月的研究论证,投入力量开发可视化智慧施工系统,使施工和管理更“智慧”,隧道在极端复杂的地下环境中自由“穿越”。

  “这一系统包括施工参数、过程监测、地质预测等,实现全过程可视化动态管理。”高始军介绍。每一台盾构机都搭载了几千个传感器,都具有感知、修正和自动调节功能,设备状况、地下工作情况等数据,都直接上传到中铁十四局的全国大盾构数据指挥中心,盾构专家24小时提供远程监控和技术服务。

  他们研发的智能检测系统能随时对海量数据来进行处理分析,使风险始终处于可控状态,实现了全过程智能管控。整个标段100余处风险源无一预警,精准穿越营运地铁线毫米,几乎达到零沉降,在国内盾构施工领域首次实现了可视化风险管理,为今后城市核心区地下盾构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
  进场之初,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副总经理王同提出隧道轨下结构全预制创新理念,中铁十四局建设者勇做“吃螃蟹”第一人,联合设计方进行技术攻关。然而,做起来谈何容易!

  盾构隧道的轨下结构以往都是现场混凝土浇筑,一旦改成预先制作的构件,其安全性怎么样?使用什么样的设备?怎么样才可以严丝合缝拼装好?一系列困难摆在建设者面前。

  在摸索中,中铁十四局创新提出全预制轨下结构施工工法,研发了盾构隧道全预制拼装技术,实现隧道管片、轨下箱涵、附属沟槽全部“装配式”施工,把轨下结构由原来中间预制“口子件”+两侧现浇调整为全预制,将两侧现浇电缆槽调整为预制结构,实现了国内首次轨下结构和附属管槽全预制拼装。

  “该施工法使构件在工厂生产,构件模具复测、混凝土浇筑、蒸汽养护等工序均由计算机控制,在流水线上生产完成,构件的尺寸误差由规范要求的1毫米缩减到0.5毫米以内,预先制作的构件质量更佳。”陈爽自豪地说,混凝土养护得好,加工精度大幅度的提升,各种原材料也容易控制,这都是创新带来的“福利”。

  他们还聘请专家协助优化方案,联合设计院进行论证,最后参照盾构机的中箱涵拼装机,研发出箱涵拼装机器人,能够安全、高效、精准地将轨下箱涵构件安装到指定位置,实现了工厂化预制、装配式施工,减少了工序之间的相互干扰,彻底改变了以往隧道内交叉施工干扰,空气污浊的恶劣环境。该拼装机器人已取得专利。

  用拼装机施工,两名工人一天即可拼装40米,而混凝土现浇40米,则需要10多个人一周多的时间。整个下部结构同步施工缩短工期近6个月。清华园隧道全预制轨下结构省部级施工工法正在申报。

  大断面、长距离盾构隧道产生的海量渣土和废弃泥浆如何在市中心“消化”?按照单机单日掘进20米来算,一天就产生2600立方米弃渣和4000立方米废弃泥浆,而工地周围有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6家高等院校,场地有限,对外运输困难。

  弃浆必须做到零排放。为解决超细泥土颗粒的分离难题,他们引进、开发成套泥水处理设备,加强工艺研究和创新。

  他们巧妙利用原清华园车站大约3万平方米的铁路临时用地,建立了沉淀池,可存放渣土2万立方米。项目部多方考证,投资600多万元,购买了4套泥水分离机,一方面把泥分离出来,生产泥饼和干渣土;一方面把泥水中的水过滤出来,可重复利用,确保了泥浆的及时处置。

  他们在长期的泥水分离实验中,总结出一套由筛分、旋流、压滤、离心并辅助专用剂的方法,实现了泥水盾构固液分离,处理后的清水可进行再利用,分离出的渣土变废为宝,最高日处理废浆5000立方米,整条隧道处理废浆130万立方米,做到了零排放、零污染,达到了绿色环保施工要求。

  同时,他们反复优化工艺,调整施工工序。打桩机施工全部安排在早晨6点到晚上10点之间施工,夜间混凝土浇筑,最好能够降低产生震动、噪声和照明光污染等施工作业。泥水分离机是盾构机的掘进配套设备,产生的噪声较大,项目部投入百万余元,为该设备“盖房子”,用隔音板材做成专门的板房,最大限度减少噪声。

  为保证管片的质量和生产进度,他们联合铁科院共同开发了“管片生产管控系统”,与西南交通大学联合成立了隧道盾构管片研发中心,在实践中研究的“脱轨式自动化流水生产线管片模具振动台”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,“盾构隧道混凝土管片智能化控制机组流水生产工法”得到推广应用。

  一条铁路,连接过去和未来。一段历史,见证贫弱到复兴。从一无所有到世界第一,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,抚今追昔,穿越时空的对话,映照出中国“智能建造”的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