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是1999年,年过50的王春荣当上了采油二厂三区四队专职洗井工,担任把粘在油管壁上的蜡定时铲除。这对爱揣摩的老王来说并不难,很快就悟出了门路:队里统辖的油区地质结构杂乱、原油含水低、含蜡高,洗井进程自身很简单,但确认洗井机遇和方法不容易,就得摸准油井的“脾气”。为此,他跑遍了全队的中转站、计量间和46口油井,三年跑了一万多公里,选取数据30余万个,建起了自己的“资料库”,一口井一个档案。
2001年末,一口“费事井”找上门来。南3区41排622号井洗井后,一连五天抽上来的满是水,没有一滴油。这让自命为“油井保健医”的老王陷入了苦思:洗井是让油井运转得更好,成果却丢失了产值,莫非是开的“药方”不对症?他钻进自己的“资料库”,对全队46口油井洗井前后的情况细心研讨,非要找出个规则来。成果却让他绝望,地下情况和出产情况不同,一口井一个脾气,确认最佳洗井方法没有通用方法。
“那就一口井一口井确认!”不服输的老王犯起了倔脾气。他冒着隆冬,蹲在井场做起了实验,一口井一口井地倒流程、调排量、计时刻、变温度,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。冷了就跺跺脚,真实坚持不住,就绕着抽油机跑两圈。单调动作重复做,一蹲便是大半天。通过仔细研讨、屡次实践,终究依据油井产值、含水改变及出产情况,探索出了每口井的最佳洗井方法。并结合油田“四步”热洗清蜡规程,总结出了“查、测、定、控、验”“五字”热洗操作方法,有效地改进了洗井作用。三区四队使用六年来,均匀抽油泵检修周期延伸767天,井下故障率低于全厂12.5个百分点,累计节省作业费用90余万元。这套工艺被命名为“王春荣热洗操作法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