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功案例

2025东海论坛-砂石行业新能源智能化应用与降本增效实战研讨会顺利召开!
来源:斯诺克98直播吧    发布时间:2025-11-28 01:42:27

  2025年11月26-28日,“2025东海论坛-第五届中国砂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峰会”正式召开。26日下午,砂石行业新能源&智能化应用与降本增效实战研讨会顺利举行。

  本次研讨会以“绿色智能 增效提质”为主题,由砂石骨料网与浙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,徐工集团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、美卓公司、中锐矿机(衢州)有限公司、功力机器有限公司、奥瑞(天津)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解放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协办。同时,会议聚焦智慧矿山、创新技术应用等核心议题,从破碎、筛分设备升级,到耐磨件革新、铲装挖运、数字化全流程,再到新能源装备适配等全维度拆解技术落地路径与成本效益,并邀请了顶尖科研院校浙江工业大学教授以及中电建智都公司、湖州新开元等国内优秀矿山企业分享相关经验,为绿色智能化矿山建设降本增效提供新思路。

  浙江省矿业联合会副会长/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原副局长龚西征、浙江工业大学余杭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院院长梁利华、浙江省散装水泥发展中心原副主任/浙江省水泥制品协会顾问/浙江省混凝土协会顾问骆公望、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的经济板块总裁/安徽海螺信息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胡有群、广东东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/广东省砂石分会会长赖志光、浙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凌浩、美卓大中华区骨料业务销售副总裁李子强、徐工集团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营销公司副总经理黄世顶、中建材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戴耳昊、中电建智都城市投资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/副总经理韩磊、奥瑞(天津)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荣宝明等领导嘉宾和来自科研院所、砂石企业、装备企业港口码头、贸易商、混凝土企业、终端用料单位等企业的领导专家近200人共同参加了此次研讨会。

  浙江省矿业联合会副会长/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原副局长龚西征指出,浙江作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诞生地与全国绿色矿山发源地,自2005年率先启动绿色矿山建设以来,二十年来坚持生态优先发展,逐步构建起完善的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制度体系。截至2024年底,全省已建成绿色矿山226家,建成率高达91%,并分三批开展智能化绿色矿山试点,成功建成39家智能化绿色矿山,湖州市更被列为全国绿色矿业示范区,浙江绿色矿山建设已成为全国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亮眼“金名片”。

  在谈及行业发展新形势时,龚副会长指出,党中央、国务院格外的重视矿业绿色发展,已将其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整体布局。今年7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》,更将绿色矿山建设纳入法律层面。2025年2月,自然资源部进一步发文,浙江被列为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试点,省内也已出台配套政策、发布相关倡议书,为行业发展锚定方向。

  针对砂石矿业如何推进新能源、智能化应用与降本增效,龚副会长提出四点关键建议:一是提高思想认识,绿色低碳、智能化发展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,明确建设智能化绿色矿山与降本增效的内在关联;二是严守发展底线,不能以降低用地、用矿、环境、安全等要求为代价,必须严格遵守法律和法规;三是坚持创新驱动,加快融合5G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,提升生产管理效率;四是凝聚政企合力,各级政府在用地、金融、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,矿山企业主动担当主体责任,共同构建“政府主导、企业主体、社会联动”的发展格局。

  浙江工业大学余杭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院院长梁利华指出,当前砂石行业面临产能过剩、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、环境污染等多重挑战,而“十四五”规划等国家政策明确支持科学技术创新与数字化的经济融合,为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机遇。新质生产力以高科技、高效能、高质量为特征,其核心驱动力正是科学技术创新,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与AI技术成为砂石行业突破内卷、重构产业链的关键抓手。

  梁院长详细解析智能制造与AI赋能的核心应用方向:物联网构建行业“神经网”,实现设备状态、能耗等数据全感知;大数据与AI算法化身“智慧脑”,支撑预测性维护与智能决策,替代传统故障后维修模式;数字孪生技术可在虚拟场景中优化矿山设计与生产调度;机器人与无人驾驶技术则能替代高危岗位,提升生产安全性与效率。例如,骨料在线粒径监测系统凭借AI图像识别技术,可实时精准检测产品粒度,识别精度不低于90%,大幅度的提高品控效率。

  梁院长强调,砂石行业智能化需从“单点自动化”向“全链路智能化”演进。通过构建涵盖开采、加工、运输、管理的智慧运维平台,可实现生产可视化、安全可控化、管理精细化,预计调度效率能提升30%以上。同时,结合绿色生产技术,能大大降低能耗与碳排放,契合行业绿色转型需求。最后,梁院长呼吁行业紧抓科技革命机遇,以AI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深层次地融合为路径,推动砂石装备向高效、智能、绿色方向升级,助力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  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的经济板块总裁胡有群表示,海螺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建材公司集团之一,秉持“一基五业”发展的策略,布局数字产业等核心业务。其打造的“海螺智矿”露天智慧矿山整体解决方案,以智驾系统、智矿系统为核心,结合生态合作与总包运营模式,实现了矿卡无人驾驶全流程作业与矿山全要素动态三维镜像管理。通过与行业头部企业共建技术生态联盟,定制纯电、混动等多类型无人驾驶矿卡,进口设备维修成本较市场价低15%。

  指出,在智慧工厂建设方面,海螺集团推出多项智能系统:主机诊断系统通过多指标分析提前1-3个月预警设备隐患,延长设备寿命40%-60%;皮带机无人巡检系统覆盖全场景监测,取消人工巡检;非整装物料全自动装车系统效率达500吨/小时,实现无人化发运;智能盘库系统以3D扫描与无人机技术实现高精度、高频次盘库,准确率超95%;干雾抑尘系统粉尘捕捉率达96%以上,兼顾环保与物料品质。

  表示,海螺集团将持续以AI、数字孪生等技术为支撑,通过“增安、提质、降本、增效”的数智化解决方案,推动砂石行业向安全、高效、绿色方向转型,共建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格局。

  中锐矿机(衢州)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张来引指出,当前砂石行业面临产能过剩、竞争加剧的困境,绿色智能发展的新趋势下,设备经营成本控制成为企业生存关键。耐磨件作为核心易损部件,其磨损速度与更换频率直接影响生产效率与利润,技术革新迫在眉睫。作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,中锐矿机专注于耐磨件研发生产,通过全流程品质把控实现技术突破。在原材料选用、合金元素配比、冶炼及热处理工艺等环节精益求精,创新应用高锰钢、合金钢等高性能材料,平衡耐磨件硬度与韧性,避免快速磨损与脆裂问题。同时针对圆锥、颚破、立轴等不同设备及工位,优化壁厚、齿形等结构设计,提供定制化耐磨件配置。

  张经理强调,目前,中锐矿机已超越单一产品供应模式,构建全流程耐磨解决方案,并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理念,结合物料特性、设备参数等提供科学选型建议,拓展专业维护咨询、库存管理优化、工艺优化、设备培训等增值服务。同时通过指导客户规范操作、精准维护,减少停机维修时间,降低资金占用成本,实现全链条降本。

  张经理表示,中锐矿机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,以全链条服务为支撑,把耐磨件从基础耗材升级为价值创造载体,与行业企业携手应对挑战,共同助力砂石骨料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
  徐工挖机营销公司副总经理黄世顶介绍,作为全球工程机械领先品牌,徐工挖机构建了“一核四基”全球协同研发平台,形成柴油混动、纯电、燃料电池等多条新能源技术路线吨系列液压挖掘机,涵盖纯电、混动、拖电等14款新能源机型,实现主流场景全覆盖。通过PIC智能控制、档位匹配等核心技术,搭配定制化发动机与液压油,可使设备油耗降低3%-8%,换油周期延长至4000小时。

  黄总指出,徐工挖机打造了成套化绿色施工解决方案,可根据矿山产能、物料特性、运距等因素,定制设备配置与实施工程的方案。同时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,通过“矿山管理大师”智能平台实现机群与生产可视化管控,搭配驻矿服务“520”保障体系、延保守护宝、再制造等服务,为客户降低运营风险与成本。贵州毕节项目中,XE380EV纯电挖掘机相较同吨位燃油机型,三年使用成本可节省超214万元;安徽某800万吨年产能矿山采用混动挖掘机与电动矿卡组合方案,每吨运输成本节省2元。

  黄总表示,接下去,徐工挖机将持续深化绿智技术创新,以定制化产品、成套化方案与全价值链服务,为矿山行业绿色、智能、高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
  /副总经理韩磊做《打造智慧化矿山,促进高水平发展——广州城西花岗岩矿智慧化矿山建设实践》主题报告

  中电建智都城市投资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/副总经理韩磊表示,广州城西花岗岩矿项目位于广州市花都区,于2025年正式投产。项目矿区资源储量1.83亿吨,设计产能960万吨/年、综合利用150万吨/年,按照电建集团二级智慧矿山建设标准打造,目标实现数字化、生产自动化、管理智能化、营销一体化。

  韩总指出,项目严格遵循集团相关指导意见与企业标准,构建“1+1+1+N” 建设架构,即一个集团统建平台、一个项目自建数据中心、一张感知网与N个管理子系统。智慧砂石工厂实现自控系统、粒度在线监测、水电能耗监测等功能,智能成品发运系统通过预约派车、二维码签到、移动装车等流程提升发运效率,智慧安防与数字孪生技术则实现矿区全方位可视化管理。面对市场之间的竞争、人员素质提升等挑战,后续将持续推进智能开采设施安装、移动网络建设等工作,计划2026年初完成项目预验收。

  韩总表示,项目通过技术与管理创新,打造了“绿色砂石、花都智造”品牌,未来将继续深化智慧化应用,推动矿山全流程数字化协同管控,为行业智慧化转型树立标杆。

  美卓大中华区骨料业务销售副总裁李子强表示,当前骨料行业面临需求结构性分化、人工与环保成本攀升、利润空间压缩等挑战,市场之间的竞争已从规模之争转向效率之争。房地产需求收缩背景下,基建与超级水电项目成为稳定支撑,企业亟需通过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。针对行业痛点,李总介绍了美卓多品牌协同战略。旗下涵盖韶瑞重工、塞姆科技、宝创、赛澎重工等多个子品牌,分别聚焦固定式设备、筛分技术、高性价比产品及零部件服务等细致划分领域,形成全链条覆盖。通过统一协同管理与一站式服务,既能满足多种客户的多元化需求,又能优化投资所需成本,降低运营门槛。

  李总表示,美卓将持续深化本地化建设,以多品牌协同、全生命周期服务与技术创新,助力骨料公司实现降本增效,推动行业向更绿色、更智化方向转型。

  之后,宝创工程机械(江苏)有限公司总经理魏璟向参会嘉宾介绍了宝创主要情况与产品。魏总指出,宝创Powertrack系列绿色移动式破碎筛分设备,其油电双动力系统可灵活切换,电力驱动模式能源成本节省可达40%,且符合严苛环保法规。该系列覆盖颚式、反击式、圆锥式破碎站及多款筛分站,能适配中硬岩加工、建筑拆除垃圾处理等多场景,兼具高效作业、稳定可靠、灵活转场等优势。

  奥瑞(天津)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副部长肖雄表示,奥瑞(天津)成立是集研发、设计、制造、销售、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集团公司,专注于非整装物料筛分、脱水设备研发,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砂石骨料、煤矿等多个领域,在全球多地设立工厂及办事处。奥瑞(天津)凭借强劲实力获评天津市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等称号,斩获多项专利与体系认证,并服务力拓、必和必拓等国际有名的公司及众多国内矿业龙头。

  在技术创新方面,肖部长指出,奥瑞(天津)核心优势显著。产品严格遵循国标、美标、澳标等全球多重标准,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技术优化设备结构,在保障强度与可靠性的同时减轻参振质量,避免共振等问题。旗下香蕉筛、直线振动筛等系列新产品,覆盖破碎前隔粗、成品分级、脱水洗矿等全场景需求,具备高效、耐用的核心特质。奥瑞(天津)为广东清远持恒矿业项目量身配置4台双层弛张筛、8台双层直线mm的精准分级的同时,达成1200-1600吨的超大处理量,充分印证了技术与实践的深度融合。

  肖部长表示,未来,奥瑞(天津)将持续秉持“诚信、创新、共赢、发展”理念,以更先进的筛分技术、更完善的产品体系,助力砂石骨料行业降本增效,为绿色矿业发展提供坚实装备支撑。

  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技术质量科副经理吴萨纳指出,当前砂石行业面临供需失衡、利润下滑、环保监管高压等多重挑战,部分企业重产量轻质量导致混凝土质量事故频发,而实现骨料智能化生产是行业高水平发展的必经之路。作为上海建工集团全资子公司,湖州新开元成立于1995年,是市级、省级、国家级绿色矿山首批创建单位,2021年入选浙江省首批智能化绿色矿山试点并顺利通过验收。

  吴副经理指出,湖州新开元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框架以“可视化、数字化、智控化”为核心,构建了“眼睛、大脑、手”协同的智能体系。通过矿产资源三维地质孪生模型实现全矿可视化,依托石矿智能数据中心汇聚分析海量数据,再由智控平台执行自动喂料、配料等操作,形成“市场-资源-生产-验证”全链路智能管控。企业直接从业人员减少25%以上,设备故障率下降50%以上;高品质骨料使C50混凝土单方成本下降8元,其他标号混凝土成本下降2元,产品单吨售价较周边企业提升1.5-2元,年增收入600万元。

  此外,生产的全部过程还减少了胶凝材料用量,提升了混凝土耐久性,助力全产业链减碳,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。吴副经理表示,湖州新开元将持续以创新驱动、数字赋能,通过高品质骨料助力高品质混凝土与建筑,引领砂石行业向绿色、智能、高效方向持续迈进。

  功力机器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孙会博指出,当前砂石行业面临价格下行与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,传统生产中“重破碎、轻筛分”的模式导致筛分不净、成品品质不高,制约企业效益提升。传统筛分设备都会存在筛不透、糊筛网、故障率高等问题,而功力水平筛通过椭圆振动轨迹与水平安装设计,实现了技术突破。

  孙总提出,相比传统斜筛,功力水平筛产能提升约30%,筛分全程物料跳动次数从约130次增至约220次,筛分更彻底;吨能耗降低40%,且水平安装方法可降低车间高度、节约建设用地,综合效益显著。此外,成品骨料表面附着物更少,品质更高。在江西九江项目中,通过将YK4080斜筛更换为TS3082水平筛,产能从900吨/小时提升至1200吨/小时,印证了该设备在增产与节能方面的实效。

  孙总表示,功力机器作为一家集矿物加工装备、固废处理、电机制造与工业互联网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,依托30余项发明专利和高度数字化生产线,将持续为砂石行业提供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筛分系统解决方案,助力绿色智能矿山建设。

  王国水做《极致内卷下,解放新能源重卡如何为公司实现降本增效之道》主题报告

  解放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级顾问王国水指出,当前行业面临多重挑战,国际油价高位运行推高运输成本,环保政策收紧限制传统燃油车运营,人力成本上涨持续压缩利润空间,低价竞争陷入恶性循环。而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与系列新能源支持政策,为行业转型指明了方向。

  王总表示,作为一汽解放与宁德时代携手打造的生态服务企业,解放时代新能源重卡依托强大产业背景,构建了“整车-电池-补能-运力-回收”业务闭环。其J6P系列充电牵引车专为砂石等场景定制,具备强动力、长续航、高可靠优势,500kW电机爬坡度达20%,双枪充电30分钟就可以完成20%-80%电量补充。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以年运营18万公里计算,解放时代新能源重卡相较油车、NG车,年燃料与维保成本节省超25万元,生命周期成本优势显著。浙江某矿山近80台新能源车辆投入运营、四川高海拔铁路项目电动自卸车应用等案例,印证了其在不同场景的适配性与降本实效。

  王总提出,解放时代还提供整车销售、租赁、电池租赁等多元方案,搭配覆盖广泛的服务网络与智能车队管理系统,降低企业初始投入。未来,解放时代将推进“鹰腾”智驾系统落地,深化矿区、港口等场景应用,以技术创新与全链条服务,助力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。

  湖南建工建筑材料有限公司、中锐矿机(衢州)有限公司、安徽省汇隆再生资源有限公司、功力机器有限公司、奥瑞(天津)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宝创工程机械(江苏)有限公司、成都雷森机械设备有限公司、溧阳市金牛环保机械有限公司、世邦工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上海山美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、赛澎机械重工(苏州)有限公司、威海市海王科技有限公司、河北迪拓橡胶有限公司、浙江海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、塞姆科技(沈阳)有限公司、江苏吉能达环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、杭州起策软件有限公司、景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、韶瑞重工(广东)有限公司、湖南宇晖重工机械有限公司、枣庄市瑞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、顺达重矿集团、广东磊蒙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、河南中誉鼎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、山东元征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、杭州南方环境净化设备有限公司、湖南三维智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、杭州奥拓机电股份有限公司、九江恒晋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、腾达虎克防松紧固件(江苏)有限公司、德州亿轮输送机械有限公司、山特维克矿山工程机械贸易(上海)有限公司、杭州兴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、南京九六科技有限公司、解放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、山东中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、杭州金峰广业机械有限公司、沈阳大鹏重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赞助;

  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、中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、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、中国建材华东材料有限公司、华新水泥骨料公司、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、中电建智都城市投资有限公司、中建材新材料有限公司、广东东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、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、江苏永益华元物流有限公司、中电建(蕲春)新材料有限公司、浙江工业大学余杭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院、浙江省矿业联合会专家咨询委员会、浙江省矿业联合会砂石专业委员会、浙江省散装水泥与预拌砂浆研究会、浙江省水泥制品协会、浙江省混凝土协会、上海市混凝土行业协会、上海市砂石协会、湖州市矿业协会、广东省砂石分会、福建省砂石协会、贵州省砂石行业协会、辽宁省砂石协会、甘肃省砂石骨料行业协会、湖南省矿业协会、山东省砂石协会、湖南省砂石协会、江苏省预拌砂浆行业协会、安徽省绿色建材产品协会、陕西省砂石协会等特别支持。